開福區是長沙集水、陸、空、管、鐵五大交通優勢于一體,具有全國內河最大的現代化港口的城北區域,今天的北城,已經成為湖南連接長三角、珠三角乃至世界的重要節點,成為提升長沙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構建外向型經濟的平臺和高地。“縱觀全局,轉型創新、提速增效是開福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務之急、務實之舉。關鍵是促進產業升級、推動片區開發、建設精美城區、深化改革開放和保障改善民生。”開福區委書記李蔚在今年年初的區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擲地有聲地說。目前,長沙的金融生態區正快速崛起,富興環球、泊富國際、綠地中心、華創國際等樓宇茁壯成長,在建和已建的商務、商業樓宇共138棟,總建筑面積突破560萬平方米;華為、中國銀聯、新華保險等世界500強和國內外行業大腕強勢入駐,駐區省級金融機構總部達34家。
開福率五區特色產業領跑長沙
重大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符合產業發展導向的優質企業入駐,由此可見,開福區推進“五個特色產業區”的步伐又快又穩。據了解,開福區正在強力打造金融強區、保稅特區、物流名區、商貿旺區、工業興區,力爭建設“兩型開福”為典例。
2013年,開福區獲評“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
今年以來,在長沙市城管綜合考評排名中,開福區兩次位居全市第一;
“金融業對稅收增長貢獻率躍居第一!” 開福區副區長張春雄喜不自禁,2013年上半年,開福金融大軍彰顯銳氣:稅收超過1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億元,對開福區財政收入增長貢獻率超過房地產業,居首位。在宏觀經濟形勢并不景氣的大環境中,開福金融業竟能取得較好成績,主要得益于兩大原因:一是省、市、區三級政府的政策之手打造了宜人的軟環境;二是長沙金融生態區的平臺效應正初步顯現。
自2013年起,開福區便把金融強區置于“五業興區”之首,高效推進金融生態區建設,以金融帶動產業,以金融推進城市,以金融加速湖南,以金融撬動中部。
據悉,保稅中心一期投入使用后,可容納醫藥流通企業40余家,實現年成交額近100億元,預計可實現稅收2億元。二期即將啟動建設,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點已完成電商大樓主體竣工和保稅中心監管系統升級。新港三期的建設,力爭兩年內實現內河港、公路港、火車貨運內陸港“三港互動”,建成鐵路、水運、公路、航空、管道“五通互聯”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工業興區按照“高科技、高投入、高產出、低能耗、低排放”的標準,著力發展食品工業、機械工業、醫藥物流、新能源。
地產金融相互促進
“金融生態區的人氣、財氣一天比一天旺,區域價值不可替代!”歷經42輪競拍,當年以總價35.79億元的2013年度“地王價”拿下老火車北站以北區域大宗地塊。如今,富興世界金融中心副總經理林晨面露喜色。日前,富興集團斥資180億元開建的富興世界金融中心營銷中心開門納客,這個109萬平方米體量的城市綜合體,2016年建成投入運營后,將帶來3億至5億元的年利稅。
長沙金融生態區的擴容提質更更是吸引了大批地產大佬。芙蓉路沿線老火車北站片區1.2平方公里的長沙金融生態區,擴展到以芙蓉中路金融核心區為主體,以營盤路串聯起芙蓉中路、黃興北路、湘江路3條黃金地帶約8平方公里區域。“擴容提質后的金融生態區腹地廣闊、配套豐厚!”兩年時間,擴容6倍有余。長沙金融業聯合會秘書長郭子熙介紹道,8平方公里內,倚芙蓉路城市主軸、臨湘江濱水資源,坐擁地鐵1號線、3號線、6號線的交通優勢,更兼千年福地開福寺的文化底蘊,可謂最優質的地段發展最高端的產業。
開福區的金融生態區與樓宇經濟的相互刺激,使得樓宇經濟破冰前行,成為了金融產業的集聚。金融生態區的8平方公里,正是開福區打造“樓宇經濟”的核心區域。綠地中心裙樓商業已封頂,華創國際廣場外墻面裝修已完成,泊富國際廣場已引進中南傳媒、中國銀聯湖南總部、新華保險湖南總部、三星電子湖南總部、分眾傳媒等5家行業大腕,北辰時代廣場今年交付,已引進中信銀行長沙分行、洲際大酒店,華爾街中心交付使用,盛大金禧金融集團、廣發銀行、華鑫證券、璽誠投資等12家金融機構進駐。隨著六大重點項目的順利推進,300萬平方米體量的金融城平臺日漸夯實……
作者:地產長沙雜志
編輯:redcloud